魔法原子MagicLab

综合评分
86
人气指数
15033

魔法原子MagicLab品牌介绍

魔法原子MagicLablogo
魔法原子成立于2024年1月,专注于通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。
其产品包括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仿生四足机器人等,覆盖工业、商业及家庭等多类场景。
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多毕业于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纽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,在机器人、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从事核心技术研发工作多年,其中80%以上为研发人员,硕士以上学历超过50%。
 
国内首台实现多机协作的通用人形机器人
多机协同作业,赋能柔性生产,高效应对复杂工业场景
全场景环境感知,无惧复杂挑战
超声波传感器+激光雷达+鱼眼相机*3+头&腰部RGBD相机,精准捕捉环境细节
自研导航算法,智能适配各种复杂地形与场景
卓越的整机性能,定义行业新标杆
42个自由度设计,双臂搬运负重达20公斤,全身负重达40公斤
高性能驱动系统,保障连续作业的稳定性与效率
优雅与稳定并存的动态行走能力
行业领先的运动控制网络,支持自学习优化行走姿态
强大的动态抗干扰和抗冲击能力,平稳穿越复杂地形
精密操作能力,突破精细作业边界
基于6D视觉伺服与全身模仿学习浮动基座设计,动作精准执行
灵活适配多种落地场景,从高精度到复杂操作需求全面覆盖
 
MagicBot-Gen1
高宽厚(站立) 174 × 58 × 28cm
单臂臂展80cm(肩部一关节中心至指尖)
大腿+小腿长度 51cm+45cm
整机重量 67.5kg
材质信息 主体结构铝合金,外观塑料件PC+ABS
减速器 行星减速器/谐波减速器
峰值扭矩密度>194N.m/kg
最大关节扭矩350N.m
运动速度>2m/s
高算力模组8核 + 8核 CPU 100TOPS AI算力
电池容量25Ah(1.35Kwh)
充电时长3h
续航时间 - 持续运动4-5h
总自由关节度42(主动自由度)
脖子自由度2(Yaw轴x1 + Pitch轴x1)
单手臂自由度7(肩关节x3 + 肘关节x1 + 腕关节x3)
单手自由度11(6个主动自由度,5个被动自由度)
腰部自由度2(Yaw轴x1+ Roll轴x1)
单腿自由度6(髋关节×3 + 膝关节×1 + 踝关节×2)
 
高工金球奖"2024年度技术"
机器人大讲堂 2024年度"人形机器人技术革新奖"
36氪 2024具身智能创新应用案例
2024焉知人形机器人年会 年度最具价值投资奖
中国电信2024年度卓越创新奖
 
 
2024年12月6日,在第二届无锡国际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会现场,由魔法原子打造的人形机器人MagicBot、四足机器人MagicDog惊喜亮相。作为大会现场唯一指定接待机器人,MagicBot与MagicDog带来了颇具科技感、未来感的开场表演,并在大会展区与参会嘉宾进行互动与能力展示。
魔法原子成立于2024年1月,是一家由追觅科技生态孵化的机器人创业公司,专注于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。魔法原子公司旗下机器人产品包括通用人形机器人、仿生四足机器人等,依托追觅科技生态构建的体系化能力,在商业化落地层面有很大优势,未来会覆盖工业、家庭、商业等多个场景。
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,魔法原子已具备机器人“大脑+小脑+心脏”全面技术矩阵和持续研发能力,基于AI对于数据训练、感知导航、精密操作等领域的研发赋能,加快实现从实验室到商业化应用的转换,最终于更多现实世界的场景中落地。凭借着人形机器人MagicBot展示出的技术能力和应用前景,魔法原子受到了市场各方的的广泛关注。
在此前魔法原子官方发布的视频中,人形机器人MagicBot已进驻工厂产线,进行多项作业训练。视频中,多台MagicBot人形机器人在执行产品检测、物料搬运、零件取放、扫码入库等工作,彼此之间实现了小范围协作。MagicBot拟人的特性使其对复杂环境的适应度更高,尤其适合3C、家电等需要频繁切换产线的工厂工作,同时,高自由度、类人操作等特性,让它能够帮助制造业提高产线柔性,降低工厂部署成本。
也是在工业场景中,魔法原子还与动力设备行业巨头福田康明斯达成合作,共同推动产线向自动化、智能化转型。
在家庭场景层面,魔法原子近期与中国电信旗下天翼数字生活公司完成签约,成为中国电信“美好家机器人生态共建计划”机器人生态合作伙伴,双方将加深协作,加速家庭服务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落地,挖掘机器人产品在家庭服务场景中的潜力。
据悉,魔法原子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发布新一代MagicBot人形机器人产品,同步实现小规模量产,并快速于工业、商业服务场景进行落地应用。

魔法原子完成1.5亿元天使轮融资,2025开启量产交付
 
近日,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(MagicLab)完成1.5亿元天使轮融资,本轮融资由追创创投领投,翼朴基金跟投。魔法原子表示,本轮融资完成后,公司将扩大人才招募,持续加码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研发、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,并加快量产步伐、拓展工业及商业场景落地与商业化。
专注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自研,2025年逐步开启量产交付
魔法原子成立于2024年1月,专注于通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,其产品包括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仿生四足机器人等,覆盖工业、商业及家庭等多个场景。公司现有约100人,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多毕业于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纽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,在机器人、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从事核心技术研发工作多年,其中80%以上为研发人员,硕士以上学历超过50%。
 
魔法原子业务负责人吴长征表示:“魔法原子已具备机器人‘大脑、小脑和肢体’全面的技术矩阵和持续研发能力。此次融资后,魔法原子将进一步加强核心算法研发,重点突破运动控制算法、感知算法、具身模型等关键技术;提升供应链效率,打造人形机器人本体的生产制造能力,在实现成本可控的基础上,打造稳定、可靠、成熟的量产人形机器人产品。”
 
2025年第一季度,魔法原子将正式发布新一代MagicBot人形机器人产品。魔法原子已经具备了整机大规模量产能力,公司预计于2025年交付数百台量产版MagicBot,2026年交付量将达到千台级别。
 
除了人形机器人本体,魔法原子也具备上游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,其自研的关节模组、灵巧手、减速器、驱动器、主控等核心零部件功能与本体高度匹配,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,为整机大规模量产提供条件。
 
规模化应用时代即将到来,魔法原子加速实现工业、商业服务等场景落地
 
当前,随着特斯拉、Figure AI等知名企业的积极布局,人形机器人在落地应用方面进展迅速,在制造业和商业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得到了广泛认可,业界期待人形机器人可以早日投入规模化应用。
 
追创创投创始合伙人雷鸣表示:“人形机器人未来将在工业、商业、家用等多个领域全面成为辅助乃至取代人力的重要智能终端,创造万亿级巨大蓝海市场,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已临近爆发点。魔法原子的机器人产品能力已居于全球领先水平,同时在丰富的应用场景赋能下,可以更快实现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的转换。未来,我们希望和魔法原子携手,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更多应用场景中的无限可能。”
 
人形机器人拥有高自由度、类人操作等特性,对复杂环境的适应度更高,尤其适合3C、家电等需要频繁切换产线的工厂工作,能够帮助制造业提高产线柔性,降低工厂部署成本,灵活应对市场变化。
 
12月2日,魔法原子发布视频,展示了旗下人形机器人MagicBot进驻工厂产线展开训练作业的进展。接下来,魔法原子将持续提升机器人进行复杂作业任务的能力,以期早日达到“熟练工”的要求。
 
此外,魔法原子还在商业服务等领域探索落地。魔法原子已在部分家电零售门店中部署MagicBot人形机器人、四足机器人,进行迎宾、导购等商业服务作业训练。
 
12月初,魔法原子还与中国电信旗下天翼数字生活公司完成签约,成为中国电信“美好家机器人生态共建计划”机器人生态合作伙伴,共同探索家庭服务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落地。
 
自研MagicNet多机协同系统,提升人形机器人B端应用成熟度
 
成立至今,魔法原子始终面向真实应用场景深挖产品需求,在此前展示的工厂作业视频中,多台MagicBot人形机器人在流水线上,进行产品检测、物料搬运、零件抓取、扫码操作等作业训练,并实现了部分场景的多机协同。
 
吴长征表示,魔法原子在不断提升人形机器人本体智能化水平的同时,还注重构建多机器人协作能力。
 
魔法原子正在打造MagicNet多机协同系统,以期实现多台人形机器人的快捷部署和快速管理,提升协同效率。以工厂场景为例,MagicNet可以收集并整理多台人形机器人的环境感知数据,并实现多场景地图的共享,并进行生产效率最佳的任务规划和调度。MagicNet也将支持针对工厂中特定工位进行定制化开发。
 
MagicNet还将考虑多机协作的容错机制,如果人形机器人发生故障,也会有相应的规则指挥其他机器人接管或重新分配任务。MagicNet还将支持无线接入工厂MES系统和自动化设备通讯,实现人形机器人与工厂现有机器设备及MES系统之间的功能协作和数据共享。
 
目前,魔法原子已打通核心软硬件自研、供应链管理与生产制造、场景落地应用等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链路,人形机器人产品即将实现规模化量产。

本品牌介绍页图文信息由 PP100152949 整理汇编上传,最近更新时间:2025-04-07  信息纠错  免责声明